字词 | 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 先秦时一般泛指被统治的庶人。 民当由氏族成员转变而来,具有身份自由、有一定政治、经济权利的人,他们是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国家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论语·学而》:“使民以时。”《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发展了“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和孔子对“民”的观点,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梁惠王上》:“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著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