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释义】: ❶ 小网长柄的捕鸟或捕兔器物。 参见《什器篇》〔毕〕条。 ❷ 天毕星。 二十八宿之一,共八星,其排列形似捕猎用的毕。《小雅·大东》六章:“有捄天毕,载施之行。”朱熹《集传》:“天毕,毕星也,状如掩兔之毕。”《小雅·渐渐之石》三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 ”《尔雅·释天》:“噣谓之毕。”李巡云:“噣,阴气触起,阳气必止,故曰毕。毕,止也。”《史记·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噣、浊、触,义同。孔《疏》:“以月为毕所离而雨,是阴雨之星,故谓之阴星。”离,通“丽”,掩。 ❸ 皆,尽,都。《小雅·无羊》三章:“麾之以肱,毕来既升。”《尔雅·释诂》:“毕,尽也。”朱熹《集传》:“肱,臂也。既,尽也。升,入牢也。其羊训扰从人,不假棰楚,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马瑞辰《通释》:“《列子》:‘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棰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即此诗二句之谓。升,盖谓升入高处,非入牢之谓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