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比较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对比法。该种方法是将两个同类指标直接进行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最悠久、最广泛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可以明确经济现象之间的差距,确定财务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异,有了差距(差异)就说明有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比较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依据分析的不同目的要求,可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本期实际指标同以下内容进行对比: 从上表看出,该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比1992年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增长额为150.94万元,增长率为28.11%,增长幅度较大,从企业发展规模盈利水平来看是较好的,但是仅凭这一项就给企业财务状况得出好的结论是不够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每股盈余有所下降,降低额为0.7元,降低率为3.91%,这一点必须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注意,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对于该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以及准备向该公司投资的人员来说,同样要注意,不能只看所得税后利润额的大小,更要看每股盈余的高低,将此作为进行投资的依据之一。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除非与其他数字相比较,单单一个绝对数或比率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3)同一时期,两个企业之间的比较,它能说明两个同类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别程度,有利于找出差距,赶上先进。在进行两个企业的比较时,要特别注意,应是同行业的比较,因为,不同行业国家实行不同的倾斜政策,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在同行业企业间比较时,经营规模、资本相同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绝对数额的比较,即,直接比较与财务状况有关的指标。而等企业经营规模、资本不相同时,则必须进行相对数的比较。比较的方法同(一)、(二),计算出差异,可以看到差距,对差距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找出主观上存在的不足,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对比法还可以运用于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同方案预计指标的比较,以说明何者为最优方案,以便作出决策。 以上是对比法常见的形式。在运用对比法进行各方面的对比时,必须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对比的指标必须是同类指标,范围相同,时间相同,性质相同,计算方法相同。特别是对1993年7月1日前后的指标对比时,更要注意可比性,因为新旧财会制度在核算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别。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还应注意199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税法和新的外汇管理办法对一些指标的影响。指标的可比性越高,分析的结果就越可靠。但是,企业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时期,各种新经济政策不断出台,加之不同企业,其条件总有一定差别,因此,所谓可比性只能是相对的,应该根据分析的要求,考虑到对比指标之间的差距,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予以调整,不能过分强调指标的可比性,否则就会影响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