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学 宋代设立最早的学习军事的专门学校,始建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选官为武学教授,但不久即废。 熙宁五年又重建。据《宋史·选举志》记载:“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尚书兵部郎中韩缜判学,……生员以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凡小臣、门荫子弟及庶民皆可入学,入学后供给膳食,主要学习诸家兵法及弓矢骑射之术。 “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足以为训者,讲释之。愿试阵队者,量给兵武”。学生学习三年期满考试一次,合格者授予官职,不合格者留级一年再试。 北宋末徽宗崇宁间,令地方诸州置武学,宣和二年又罢州县武学。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又恢复武学,规定“凡武学习《七步》兵法,步骑射,分上、内、外三舍,学生额百人。置博士一员,以文臣有出身或武举高选人为之。学谕一人,以武举补官人为之”。 宋代对武学相当重视,也积累了很多办武学、培养军事人才的经验。明代在洪武年间创设武学。 明初在大宁等卫儒学内设置武学科目,教导武官子弟。到英宗时在两京正式设立武学,成为中央设立的学校,规模很大。 崇祯时又令天下府、州、县都设武学,成为地方学校,但不久明亡,未能普遍设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