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橘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橘叶

【概况】:

基源 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叶。

原植物 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种。

余项参见“橘”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鉴别 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2~4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

质厚,硬而脆,易碎裂。气香,味苦。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洒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

性味 苦、辛,平。

❶ 《滇南本草》:“味苦、辛,性温。”
❷ 《纲目》:“苦,平。”

归经 入足厥阴肝经气分。

功效 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

主治 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 ❶ 朱震亨:“导胸膈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
❷ 《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疝气等症。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腺炎,胁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60~120g);或捣汁。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郁金,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胀闷,刺痛等症。

❷ 配瓜蒌、青皮,治乳痛初起,红肿热痛者。

方选和验方 ❶ 橘叶青盐汤(《医学从众录》)治肝气胀:鲜橘叶9g,乌梅3个,川椒6g,青盐1g。水煎,空腹时服。
❷ 橘叶散(《外科正宗》)治妇人乳结肿痛,寒热交作,甚者恶心呕吐:柴胡、陈皮、川芎、栀子、青皮、石膏、黄芩、连翘各3g,甘草1.5g,橘叶20片。

水煎,食远服,渣再煎服。
❸ 橘叶栝楼散(《医宗金鉴》)治妇人哺乳期乳房肿痛,寒热往来,服发散药寒热退后,紫肿焮痛者:橘叶20片,栝楼半个(或1个),川芎、黄芩、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石膏(煅)、柴胡、陈皮、青皮各3g,甘草(生)1.5g。上药以水500ml,煎至400ml,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❹ 《滇南本草》:“治疝气:橘叶10片,荔枝核(焙)5个。水煎服。”
❺ 《安徽中草药》:“治乳痈初起:鲜橘叶捣烂外敷,干则更换;另用橘叶、瓜蒌、赤芍、白芍各3g,蒲公英30g,水煎服。”
❻ 橘酒饮(《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早期乳腺癌患者:青橘叶、青橘皮、橘核各15g,黄酒50g。

上3味与黄酒加水合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7~10日。

单方应用 ❶ 《经验良方》:“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150ml,服之,吐出脓血愈。”
❷ 《本经逢原》:“治伤寒胸膈痞满:橘叶捣烂和面熨。”
❸ 《家庭用药大全》:“治久咳不止:橘叶背面涂抹蜂蜜焙烤干,每次15g,水煎服。”
❹ 《贵阳市秘方验方》:“治水肿:鲜橘叶30g。煎甜酒服。


❺ 《重庆草药》:“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
❻ 《重庆草药》:“杀蛔虫,蛲虫:鲜橘叶120g。熬水服。”

食疗 ❶ 橘叶丹皮肝(《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肝郁发热,胁痛,乳胀,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橘叶10g,丹皮10g,羊肝60g,佐料适量。将上2味与羊肝加水同煮,肝熟后切片加佐料,作正餐之辅助菜食之。
❷ 橘叶牛鼻(《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造成的乳汁减少:橘叶20g,水牛鼻1个。

橘叶煎汁,水牛鼻洗净去毛,与橘叶同煮30分钟,至肉熟备食。
❸ 橘叶薄荷茶(《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肝气不舒,郁而化火,冲发于上而致的口舌糜烂生疮者:橘叶30g,薄荷30g,将上2药洗净切碎水煎。温凉后代茶饮用。

。【医药家论述】:

❶ 缪希雍《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
❷ 倪朱谟《本草汇言》:“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其味苦涩,其气辛香,其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