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橘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橘叶 【概况】: 基源 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叶。 原植物 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种。 余项参见“橘”条。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鉴别 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2~4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 质厚,硬而脆,易碎裂。气香,味苦。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洒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性味 苦、辛,平。 ❶ 《滇南本草》:“味苦、辛,性温。” 归经 入足厥阴肝经气分。 功效 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 主治 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 ❶ 朱震亨:“导胸膈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60~120g);或捣汁。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郁金,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胀闷,刺痛等症。 ❷ 配瓜蒌、青皮,治乳痛初起,红肿热痛者。 方选和验方 ❶ 橘叶青盐汤(《医学从众录》)治肝气胀:鲜橘叶9g,乌梅3个,川椒6g,青盐1g。水煎,空腹时服。 水煎,食远服,渣再煎服。 ❹ 《滇南本草》:“治疝气:橘叶10片,荔枝核(焙)5个。水煎服。” 上3味与黄酒加水合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7~10日。 单方应用 ❶ 《经验良方》:“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150ml,服之,吐出脓血愈。” ” 食疗 ❶ 橘叶丹皮肝(《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肝郁发热,胁痛,乳胀,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橘叶10g,丹皮10g,羊肝60g,佐料适量。将上2味与羊肝加水同煮,肝熟后切片加佐料,作正餐之辅助菜食之。 橘叶煎汁,水牛鼻洗净去毛,与橘叶同煮30分钟,至肉熟备食。 ❶ 缪希雍《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