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摸著棱角的东西,两面都可以。比喻对一件事的两方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表示没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 模棱:含糊,不明确。 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出处]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宋·魏了翁《鹤山文集》八六:“听其言汪洋汗漫而可乐,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根,此模棱两可之论也。”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心愿》:“‘我……说紧也紧,说不紧也不紧。’我怕他著急,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 ❷ 作谓语。“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同义] 依违两可 不置可否 [反义] 旗帜鲜明 泾渭分明 斩钉截铁 [辨误] 棱,不读lí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