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樗白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樗白皮 【概况】: 异名 樗皮、臭椿皮、苦椿皮(《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的树皮或根皮。 原植物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Pongelion glandulosum Pierre) 余项参见“樗叶”条。 。【生药】:采集 春季采收。 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鉴别 性状 干燥根皮形状不规则,多呈扁平的块片状,或稍向内卷而成瓦片状或卷筒状,其大小、长短、厚薄均相差很大,长3~10cm或更长,宽1~5cm,厚5~10mm。 外表面黄棕色或稍浅,粗糙,皮孔明显,纵向延长,突起而微反卷,有时外面栓皮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层;内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较平坦,密布排列较整齐的点状突起或点线状纵突起,有时破裂成小孔状。 质坚脆,折断面不平坦,外侧现颗粒状,内侧微显纤维性,棕黄色。 具油腥臭气,折断后较强裂,味甚苦而持久。干燥干皮较根皮厚,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厚1.5~2cm。外皮暗灰色至灰黑色,极粗糙不平,有裂纹,有时刮栓皮,露出淡棕黄色皮层。其它与根皮类同。 显微 粉末淡灰黄色。 ❶ 石细胞较多,大多成群,或与纤维连结,也有单个散离,淡黄色。呈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类多角形或纺锤形,有的边缘尖突,直径24~96μm,长至150μm,壁甚厚,约至34μm,有的厚薄不匀,或三边较厚一边菲薄,胞腔中常含草酸钙方晶。 大多碎断,平直或稍弯曲,边缘平整或微波状,直径20~40μm,壁极厚,木化,孔沟不明显,胞腔狭细或线形。 ❹ 草酸钙方晶大多呈多面形或双锥形,直径11~48μm.(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649页.图318) 加工炮制 樗白皮,取原药材,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厚片,干燥。 炒樗白皮 取樗白皮丝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放凉。 麸炒樗白皮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入樗白皮丝或片。拌炒至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樗白皮丝或片100kg,用麸皮10kg。 醋樗白皮 取樗白皮丝或片,加入米醋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炙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取出,放凉。 每樗白皮丝或片100kg,用米醋2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醋樗白皮,密闭,置于通风干燥处。 。【化学】: 树皮含臭椿苦酮(Ailanthone)、臭椿苦内酯(Amarolide)(1)[2]、乙酰臭椿苦内酯(Acetylamarolide)[3]、苦木苦素、新苦木苦素(Neoquassin)[4]、臭椿苦素(Ailanthin)、甾醇、皂甙、羟基香豆素甙、脂肪油、蜡醇、鞣质等[5]。 附 ❶ 根皮含苦味质成分、鞣质、赭朴吩[1]等。 ❹ 种子含油约35%,另含2,6-二甲氧基苯醌(2,6-Dimethoxy-p-benzoquinone)、臭椿内酯、查杷任酮(Chaparinone)、苦木苦素等[6]。 另参见“椿皮”条。 参考文献 [1]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上集.1965∶299 [2] Tetrahedron Lett 1964;(52)∶3991 [3] Tetrahedron Lett 1965;(27)∶2273 [4] Boll Chem Farm 1965;104(8)∶485 [5] J Applied Chem(U.S.S.R.)1936;9∶2050(C A 1938;31∶24597) [6]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8 。【药性】: 性味 苦、涩,寒。 ❶ 《本草拾遗》:“味苦,有小毒。” 归经 入胃、大肠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 功效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 主治 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 ❶ 《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疮泻血不止。” ” 月经过多。 皮肤疮癣。 胃、十二指肠不定型溃疡。试治子宫癌。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研末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使用注意 ❶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用。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黄柏、白芷,治湿热带下。 ❷ 配黄连、黄芩,治湿热痢疾、腹泻。 方选和验方 ❶ 樗根皮散(《证治准绳》)治小儿脓血痢如鱼脑:樗根皮(炒微黄)3g,枳壳(麸炒)、黄连(微炒)、芜荑(微炒)、赤芍药各15g。为粗末,每服3g,加豆豉20粒,葱白1茎,水煎服,量儿大小加减。 ❷ 樗白皮散(《杂病源流犀烛》)治大肠素虚挟风,又饮酒过度挟热,下痢脓血且痛:樗白皮、人参各30g,为末,每服9g,空腹温酒或米汤调下。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茶汤下。 ❺ 《妇人良方》:“治产后肠脱不能收拾者:樗根(取皮、焙干)30g,水1000ml,连根葱5茎,汉椒15g,同煎至600ml,去渣,倾盆内,乘热熏洗,冷则再热,1服可作5次用,洗后睡少时。忌盐、酢、酱、面、发风毒物,及用心、劳力等事。” 单方应用 ❶ 《仁存堂经验方》:“治下血经年:樗根白皮10g,水100ml,煎70ml,入酒50ml服。” 临床可根据年龄、体质及病情酌予增减剂量及疗程。” 食疗 《福建药物志》:“治关节疼痛:樗白根皮30g,酒水各半,猪肚1只,同炖食。”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香者名椿,臭者名樗……,樗皮色白而臭……,入气分而性利,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 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