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叶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楝科楝属植物川楝的叶。 原植物 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余项参见“川楝子”条。 【药性】: 性味 《广东中药》Ⅱ:“苦,寒。有小毒。” 功效 止痛,杀虫。 主治 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❶ 《纲目》:“疝入囊痛,临发时煎酒饮。” ❷ 《广东中药》Ⅱ:“跌打损伤。” ❸ 《新华本草纲要》:“疝气,驱蛔虫,疮秃,丝虫病,外伤出血,蜈蚣、毒蛇咬伤,湿疹,小儿疳积,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岭南草药志》:“治疟疾:苦楝树叶、亚婆子叶晒干各9g。水煎服,不拘时。孕妇忌用。” ❷ 《岭南草药志》:“治肿毒:苦楝树叶、乌桕树蕊,2味酌量,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草药》:“治疝气,蛔虫:苦楝树叶与果实,水煎服。” ❷ 《泉州本草》:“治皮肤瘙痒,湿疹:苦楝叶心(枝尖鲜嫩叶)30g,水煎汤,洗患处。” ❸ 《简便单方》:“治蜈蚣、蜂伤:楝树枝叶(鲜),取汁,涂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