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
在坡地上大致沿等高线修成的台阶形田地,边缘用土或石垒成梯级状田埂。 是人工改造而后利用山地的一种形式。由于田面平整,雨水可以“浸灌有渐”,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可减轻水土流失。 关于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据四川彭水东汉墓出土的陶田模型看,东汉时期,今四川地区已有梯田出现。 唐、宋时期,南方梯田有了长足发展,在今四川、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山区先后出现了许多种植水稻的梯田。清吴竹庵在《登新吴文昌阁》一文中形容梯田的情景说:“稻畦竹林,与天俱上,桑麻鸡犬,如在云端。”梯田改变了南方丘陵地区的自然景色,促进了山区农业生产。北方山区农民为了保持水土,也逐渐采取了梯田的土地利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