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柴灰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桑灰。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木材所烧成的灰。味辛,性寒,有小毒。治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内服:淋汁代水煎药。 外用:研末敷或以沸水淋汁浸洗。 ❶ 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梅师集验方》)。 ❷ 治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及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桑灰淋汁渍,冷复易(《肘后方》)。 ❸ 治金疮心痛:桑柴灰研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❹ 治目赤昏涩肿痛:桑灰30克,黄连15克。上2味,为末。 每用1钱匕,沸汤浸,澄清洗之(《圣济总录》神锦散)。 ❺ 治白癜风:桑柴灰2斗,于大甑内蒸使气溜,留釜中汤淋汁热洗(《圣惠方》)。 ❻ 治大风疾,头面生疮,眉发髭脱落:桑柴灰,热汤淋取汁,用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 用热水入绿豆面濯之取净;3日一沐头,1日一洗面(《圣惠方》)。 ❼ 治赤秃:桑灰汁洗头,捣椹封之,日中暴头睡(《千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