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茎白皮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桃皮(《本草经集注》),桃树皮(《千金要方》),桃白皮(《本草图经》)。 基源 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及山桃等去掉栓皮的树皮。 原植物 桃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L.)Batsch)。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C.de Vos(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 历史 《纲目》载:“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尤良。并取东行者,刮去粗皮,取白皮入药。 ” 余项参见“桃仁”条。。 【药性】: 性味 苦、辛。 ❶ 《别录》:“味苦、辛。” ❷ 《纲目》:“苦,平。” 功效 清热利湿,止痛杀虫。 主治 水肿,痧气腹痛,肺热喘闷,痈疽,瘰疬,湿疮。 ❶ 《别录》:“除中恶腹痛,去胃中热。” ❷ 《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搽黄水疮。” ❸ 《本草蒙筌》:“治 生齿间。” ❹ 《纲目》:“杀诸疮虫。” ❺ 《陆川本草》:“治牙痛,煎水含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含漱。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桃皮酒(《小品方》)治水肿:桃皮1.5kg(削去黑、取黄皮),女曲30g,秫米30g。 上3味,以水3600ml,煮桃皮令得1200ml,以600ml汁渍女曲,600ml汁饙饭,酿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12ml,日3,耐酒者增之。 以体中有热为度,小便多者即是病去。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 ❷ 《本草图经》:“治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悸,寒热往来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桃皮、芫花各30g。2物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 以故布手巾纳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刻即歇。” ❸ 《圣惠方》:“治牙痛颊肿: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份。煎酒热漱,冷即吐之。 ” 单方应用 ❶ 《补缺肘后方》:“治卒心痛:桃白皮煮汁,宜空腹服之。” ❷ 《千金方》:“治喉痹:桃皮煮汁600ml,服之。” ❸ 《圣惠方》:“治小儿白秃:桃皮150g,煎汁,入白面沐之,并服。” ❹ 《子母秘录》:“治小儿湿癣:桃树青皮为末,醋调频敷之。” ❺ 《岭南采药录》:“治眼肿:桃树青皮为末,醋和敷之。” ❻ 《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乳腺炎初起:鲜桃树皮60g,加水煎至10ml,打入鸡蛋1个,1次服下。肿胀甚者应吸尽乳汁。 对已化脓者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