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枝附子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桂枝附子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桂附汤(《活人书》卷十二)。 【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用法】: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功用】: ❶ 《医门法律》:祛风温经,助阳化湿。 【主治】: ❶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方论选录】: ❶ 《注解伤寒论》: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 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也。 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 ❸ 《伤寒论方解》:加桂、附,是因冲逆、恶寒、身体烦疼、四肢掣痛诸症较重的关系。桂枝、甘草与大枣同用,可以平冲逆,能治心下悸或脐下悸;桂枝、甘草与生姜同用,辛甘发散,能解表而散水气,以防水渍入胃。 附子如只用一枚的小剂量,那只是为回阳设;如用到二枚或三枚之多,那便是取其温经止痛了。。【临证举例】: 伤寒变痹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张幼文,三十二岁,贵胄之子,素因多湿,偶感风寒,发热恶寒,一身手足尽痛,不能自转侧,脉浮大而紧。 风为阳邪,故脉浮大主病进,紧主寒凝,脉症合参,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四钱,附子一钱半,甘草二钱,大枣六枚,生姜三钱。一日二服,三日举动如常;继服平调之剂全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