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放流
研究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的方法之一。 在捕获的活鱼体上,系一标牌或做一标志,放回海中,经重捕后,测算放流与重捕的时间、地点,研究鱼类的洄游移动方向和路线。根据鱼体长度、重量测算其增长率,由此推算渔获率的近似值,进一步估计资源蕴藏的大概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N为水域个体总量;M为标志总数;n为重捕数;m为再捕中标志总数。标志放流的方法: ❶ 断伤烙印标志放流法:是切断鱼体的某一部分作为标志,放流时须将切割部位的形状、时间、地点等详细记录下来,作为重捕时的依据,如对海兽类的标志,多将其头部某个部位切割或烙印; ❷ 体外标志法:利用小而轻的塑料标牌(牌上注明牌号、放流地点、时间和放流单位),刺挂于鱼体或系于尾柄; ❸ 体内标志法:一般小型鱼类,将鱼体肛门前方稍加割裂后,迅速将标牌塞于体腔(注意不要损伤鱼体的内脏),对大型的鲸类曾采用小型标矢,即以枪射入鲸体,待重捕后解剖鲸体,用以了解鲸族的资源分布; ❹ 同位素标志放流法:利用同位素混于鱼类食饵中(要对鱼类肌体无害),放流重捕后,用同位素检验器检测,进行科学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