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果实类药材。 (1)释名:原名“卮子”。“卮”(zhi支)是古代圆形小酒器。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似卮,故名。 后人将卮写作“栀”或“枙”。 (2)功能:性寒。 ❶ 清热泻火。 本品善清心经之火,治疗热病烦热懊 、躁扰不宁之症,常与豆豉配伍。 ❷ 凉血解毒。 治实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及疮疡肿毒症。 ❸ 消肿止痛。将生栀子为末酒调外敷可治跌打扭伤、挫伤等症。(3)用法:捣碎水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4)饮片特征:果皮薄,红黄色,表面有纵棱,种子黄色。嚼之可将唾液染成黄色。 〔枝子〕 处方常见不规范写法,即栀子。 〔山栀子 山栀〕 处方名。即栀子。 〔炒栀子〕 处方名。 系用炒黄法炮制的栀子。制后可减低寒性,避免伤胃。 〔焦栀子 黑栀子〕 处方名。 系用炒焦法炮制的栀子,制后可增强凉血止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