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柴胡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柴胡散 方名。 ❶ 《外台秘要》引《广济方》方。柴胡、黄芩、白鲜皮各8分,茵陈、山栀、青木香、土瓜根各10分,大黄24分,芒硝12分。研为散,每服5~6钱匕,早晚开水调下。治天行热气,恶寒、头痛,壮热,大小便涩。 ❷ 《博济方》方。柴胡、枳壳、大黄、朴硝各1两,甘草0.5两。 研为散,每服3大钱,水煎服。治伤寒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鳖甲各2两,知母、甘草各1两,秦艽1.5两。 研为散,每服2钱,加枣2枚,水煎服。 治荣卫不顺,体热黄瘦,筋骨疼痛,多困少力。 研为散,每服2钱,水煎服。治伤寒时疾,邪入经络,肌热体瘦,或有咳嗽。 为粗末,每服5钱,加生姜3分,水煎服。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❺ 《太平圣惠方》卷26方。柴胡、赤茯苓、羚羊角、细辛、麦门冬、决明子、栀子仁、黄芩、车前子各1两,石膏4两,炙甘草0.5两。为粗末,每服4钱,加竹叶14片,水煎,食后服。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 为粗末,每服3钱,水煎服。治肝黄,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语言蹇涩,面目不利,爪甲青色。 ❽ 《太平圣惠方》卷70方。柴胡、桑根白皮、赤茯苓各1两,半夏、炙甘草各5钱,炒大黄、炒枳壳、百合、秦艽、紫菀、黄芩、赤芍药、知母、木通各3分,麦门冬、鳖甲(醋炙)各2两。 为粗末,每服3钱,加生姜5厘,水煎,不拘时服。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研为散,每服1钱,加生姜少许、葱白3寸、豉20粒,水煎服。汗出为效。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柴胡根1两,半夏5钱。加生姜,水煎服。治伤寒,往来寒热而呕。⑾《卫生宝鉴》方。柴胡、鳖甲、知母各1两,地骨皮1.5两,五味子0.5两。研为散,每服2钱,加乌梅2个,青蒿5叶,水煎服。 治虚劳羸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夜多盗汗,咳嗽不止。⑿《审视瑶函》卷6方。 柴胡、防风、赤芍药、荆芥、羌活、桔梗、生地黄、甘草各等分。为末,每服3钱,水煎服。治眼眶涩烂,遇风发作。⒀《瘴疟指南》卷下方。柴胡1两,半夏、桂心、炒白芍药各5钱,炙甘草3钱,为粗末,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治瘴病14日后,寒热不己,脉弦数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