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修禊(x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修禊(xì) 古代为消除不祥而定期举行的一种祭祀礼仪。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举行者,称春禊;于七月十四日举行者,称秋禊。地点均在水滨,或举火,或嬉游,或薰香沐浴。其由来已久,相沿成俗。《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兰)兮。……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刘祯《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皆)祓禊,国(国都之人)于水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