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枝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杨柳(《本草拾遗》),青丝柳(《本草求原》),河柳(江苏),水柳(浙江),垂丝柳(四川),清明柳(云南)。 基源 为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的枝条。柳属全世界约520种;中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药用的有10种。 原植物 垂柳Salix babylonica L. 历史 原名柳,其子又名柳絮,以柳华一名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证类本草》列木部下品,《纲目》收载于木部,乔木类,始有垂柳一名。 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2~18m,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芽线形,先端急尖。 叶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9~16cm,宽5~15m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有时歪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带白色,侧脉15~30对;叶柄长6~12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边缘有齿牙。 花序轴有短柔毛;雄花序长1.5~ 2cm,苞片椭圆形,外面无毛,边缘有睫毛;雄蕊2,离生,基部有长柔毛,有2腺体;雌花序长达5cm,有梗,苞片狭椭圆形,腹面有1腺体;子房椭圆形,无毛,花柱短,柱头2~4裂。蒴果长3~4mm,带黄褐色。 花期3~4月,果期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62页.图72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边湿地、路旁。分布于中国各地区,多栽培。。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根皮。 【化学】: 木质部含水杨甙。茎皮、树枝含水杨甙0.12%~4%。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 【药理】: 本品所含的水杨甙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氧化变成水杨醇、水杨酸等。 因此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但这种转变不稳定,因此治疗价值低于水杨酸。水杨甙4%~10%的溶液有局部麻醉作用,还有苦味健胃作用。绵羊口内注入水杨甙能明显增加唾液分泌和咀嚼运动而起助消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08 。【药性】: 性味 苦,寒。 ❶ 《唐本草》:“苦,寒。” 归经 肝、胃经。 《得配本草》:“足阳明、厥阴经。” 功效 祛风止痛,利尿消肿。 主治 传染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淋病,白浊,带下,尿闭,痈肿,疔疮,齿龋,龈肿、丹毒。 ❶ 《本草拾遗》:“治小儿一日五日寒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外用:煎水含漱或熏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柳枝汤(《太平圣惠方》)治齿龈肿,连耳脑肿疼:垂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皮各60g。 切细,每用15g,水煎去渣,加盐少许,热含冷吐。 ❸ 桃柳汤浴方(《太平圣惠方》)治热病一日,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黄赤:桃枝并叶、柳枝并叶各2.5kg(切细)。水煎带热于避风处淋浴,浴后于密室中,刺头及眼后两边、舌下、血断,以盐末涂针处。便吃葛豉粥。 为细末,先以桃、柳枝煎汤浴儿,再用唾液调药,如绿豆大填脐中。 ❼ 垂柳枝点眼方(《太平圣惠方》)治风赤眼:垂柳枝、桑枝、桃枝、枸杞各长6.5cm7茎,竹叶49片,黄连、决明子各15g,马牙硝0.3g,龙脑1.5g。前7味用水煎,绢滤净,入后2药,搅匀煎稠,每用小豆许点眼中,1日3~5次。 ❽ 垂柳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漆疮痒痛:垂柳枝150g,苦参60g,黄芩30g。 为粗末,水煎去渣,加墨汁10cm,熬成膏,候冷,每用少许涂疮上。 ❾ 《中医临床验方集》:“治骨髓炎:柳树枝80g,榆树枝80g,槐树枝90g,桑树枝90g,桃树枝100g,柏树枝80g,松树枝40g,乳香10g,没药10g,香油120ml,樟丹60g。将香油煮沸,放入各种树枝,炸焦,用铜丝罗过滤,把渣和树枝取出。再放入乳香、没药粉,熬至滴水成珠状,然后搅入樟丹,凉后成膏。将膏药加温贴患处,隔2~3日换1次,直至病愈为止。” ” 单方应用 ❶ 《肘后方》:“治小便淋浊不消:柳枝60g,甘草9g。煎汤饮之。 ” 再内服。 ” ” 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⒀中草药通讯 1972;(5):“治疗传染性肝炎:用带叶的柳树枝60g(干品30g),加水500ml,煎至300ml两次分服。带叶鲜嫩柳枝60g或杨、柳树枝各60g(鲜品),水煎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1周,对传染性肝炎有预防作用。” ⒁湖北科技,医药部分 1972;(8):“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鲜柳枝和枫杨树枝各5kg,制成注射液1200ml,每日肌注4ml(小儿减半);另用柳叶、枫杨叶各750g,以蒸馏法制成注射液1500-1800ml,每日肌注2次,每次3ml(小儿减半)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⒂全国烧伤防治研究学习班《中草药验方汇编》 1970:“治疗烧烫伤:取新鲜柳树枝烧成炭(不可烧成灰)研细末,过筛,用香油调成稀膏状,涂敷创面,每日1~2次,不包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