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柏拉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柏拉图

【生卒】: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

生活在古希腊由盛至衰的转折时代。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好友和崇拜者,在学术思想上深受苏氏的影响。他一生密切关注其时的政治现实,晚年在考察游历了叙利亚、埃及、意大利等国后,脱离社会活动,开办学园,专门给门徒讲学,著书立说,潜心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他写下了四十多部著作,大多以对话体形式写成,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广阔领域;这些著作文笔流畅,情趣盎然,如同优美的散文。

其美学和文艺思想,主要见于其《理想国》、《大希庇阿斯》、《会饮》、《斐德若》、《伊安》等对话体著作中。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以理念论为中心构建的;受哲学思想影响的美论,也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从理性的逻辑高度去探索美的本质。

柏拉图热爱文艺,喜好论诗,并进行过文艺创作;在文艺问题上,他较早注意到文艺创作的源泉、动力、灵感、才能等问题;这些具有强烈文艺心理学色彩的理论,主要见于《伊安》和《斐德若》两篇。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提出的“灵感”论或“迷狂”说。他认为艺术创作是神的赐予,神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源泉;艺术家是神的代言人,受神的驱遣进行创作或吟诵。

灵感是神的启示,它袭来时诗人就会失去理性,处于心灵或情感的迷狂状态,诗人如醉如痴、魂不附体地创作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

“灵感是神的赐予”,“诗人是神的代言人”,这种说法显然是唯心、唯神的,不科学的;但是,柏拉图对灵感这种心理状态的体验和描述则是逼真的,与后世人们对灵感心理状态的理解吻合。柏拉图的灵感论或迷狂说,涉及到创作的源泉或动力,也涉及作者的创作激情与心理,成为后世文艺心理学论述这一问题的理论滥觞,其影响极其深远。

他还认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高度、丰富的想象力;文艺是一种幻想,在人的心灵中造成错觉。由于人的主观心理在本质上都是喜欢并习惯于摹仿的,而文艺的本质特征恰恰就是摹仿,这正切合人们的心理状态,故文艺对人的心理就会产生极大影响或强烈感染,甚至使人理智失控,恶习滋长,必须重视文艺的社会教化功能,把“真善美的东西写到读者的心灵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