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槐Huá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黄骅、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武昌,云南之河口、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槐Huí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富父槐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槐,音 ‘回’。”富父槐,乃春秋时晋国大夫。“槐”有huí、huái二音,皆为姓。“槐”之huí、huái二姓同字异读,然今已不再分矣,统音huái,见“槐”(huái)条。 槐huái木名。材質緻密,可供建筑和製器具用。枚乘《七發》:“麥秀蘄兮雉朝飛,向虛壑兮背槁槐。” 槐读音h·uai(ˊ),为uai韵目,属ai—uai韵部。户恢切,平,灰韵。 上一条: 徊 下一条: 坏 ![]() ![]() ![]() ![]() ![]() ![]() 槐huái❶槐树,落叶乔木。花淡黄色,材质坚硬,可制作车船、器具,花和果实可入药。 槐落叶乔木,花黄白色,荚果圆柱形。木材供建筑、造船等用:~树︱~豆︱~黄︱刺~︱洋~︱指桑骂~。 槐huái❶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开淡黄花,花和果实可以入药。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槐 槐 huái 亦稱“不平生”、“玉樹”。木名。豆科。落葉喬木。花黄白色。果圓柱形,呈捻珠狀。材質堅硬,有彈性,供造車船、器具、雕刻之用。花蕾及果入藥。爲緑化、行道和蜜源樹。分佈於我國各地。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中山經》:“東三百里,曰首山,其陰多穀柞,其草多荒芫,其陽多㻬琈之玉,木多槐。”《國語·晉語五》:“[鉏麑》觸庭之槐而死。”《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郭璞注:“槐樹葉大色黑者名爲櫰。”宋·陶穀《清異録·不平生》:“崔鳳蹉跎失心。洛南天慶觀頗幽雅,常陪友生夏月招凉於古槐下,戲曰:‘予不登九品,此槐不得爲手板,想亦助不平也。’,是後,朋從呼槐爲不平生。”《事物異名録》卷三十二:“《三輔黄圖》:甘泉谷北岸有槐樹,今謂玉樹。” 槐【同义】总目录 玉树槐不平生 槐huái〖名词〗 槐*huáiBBB1 部分树名 部分树名杨树:杨(垂~) ☚ 部分树名 柳树 ☛ 槐pagoda treeSophora japonica,别名国槐、欀。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8。中国传统的庭荫树、行道树和“四旁”绿化树种。栽培历史已有2200年以上。晋左思作《吴都赋》描写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驰道如砥,树以青槐。”《符坚载记》有:“自长安至诸州,皆夹路树槐、柳。”《长物志》有:“槐榆宜植门庭。”《花镜》说:槐“多庭前植之”。 槐原产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乡土树种,除黑龙江、吉林、西藏及海南等地外皆有分布,日本和朝鲜也有。多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下地区。阳性树种,幼树稍耐阴,大树能在建筑物北侧(平均日照在10小时以下)生长,仅长势稍差。耐干冷、高温干旱环境。深根性,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良好,在碱性土(pH值9.71)、微酸性及盐碱土(含盐量0.3%以下)也能生长。对城市碴土密实土壤的耐性也较强。萌芽力强,耐强修剪,大树移植易成活。对CO2、HCl等有毒气体及烟尘抗性强。寿命长,在中国陕西临潼县、长安县有2000多年的汉槐,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及北京都有千年以上的隋槐、唐槐。 一般用播种繁殖,10月果熟后采种,用水浸泡,槎去果皮,即可秋播;也可将种子干藏或混沙层积至翌年春播。苗干易倾斜,故须密植或林农间作。《齐民要术》有:“槐子…和麻子撒之…麻熟刈去,独留槐…。亭亭条直,千百若一。”现仍有参考价值。北京地区苗圃多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年春播育苗,秋后掘起假植越冬。第二年培养根系,将苗按株行距40cm×60cm移栽,加强养护,不修剪,促使养成强大根系。秋季落叶后齐地截干。第三年培养主干,早春加强水肥管理,萌芽后仅留1~2个健壮萌条,除掉其余萌蘖。至5月底每株只留1个主干,对生长过强的侧枝要及时摘心,促使干高而直,入秋后,停止水肥,使主干充分木质化,安全越冬。第四年培养树冠,将主干通直的苗木按株行距1m移植,生长季按定干要求(2~2.5m)选留主枝(一般为3枝),及时剪除主干上的侧枝及萌芽。第五年树干粗3cm以上,树冠圆整即可出圃。‘龙爪’槐、‘曲枝’槐等园艺变种均以实生槐作砧,行嫁接繁殖,早春采用高枝接或在5月行芽接,也可在7月份用当年新生芽芽接。槐树栽培管理简便,大树移植,实行重剪,也可成活。 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Macrophoma sophora,Fusarium sp.)、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蚜虫及红蜘蛛等。 槐树冠广阔匀称,枝叶茂密,树姿优美,老树尤显古老苍劲,为华北、西北城市绿化优良树种。宜作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四旁绿化及工矿区绿化树种。‘龙爪’槐、‘堇花’槐、‘曲枝’槐、五叶槐等植于厅前、道旁及草坪边缘,为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景树。花是很好的蜜源。花蕾、果实、根皮、枝叶入药。 同属植物见于栽培观赏的种类还有:白刺花(S.davidii),别名马蹄针。落叶灌木,高2.5m,小枝顶端有刺,花冠白或蓝白色,果有喙,适做绿篱。 槐豆科落叶乔木。又称国槐、家槐。高达25m,胸径1.5m。树皮灰黑,纵裂,小枝绿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长圆形,圆锥花序,花冠黄白色,长1~1.5cm。果念珠状,长8cm,肉质。花期6~8月,果期10月。陕西、甘肃、辽宁、山西以南广泛栽培,华北平原常见树种。生长势强,对二氧化硫、氮气、氮化氢及烟尘都有抗力。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市树。各地寺院保存有数百、上千年古树。栽培有龙爪槐、毛叶槐、堇叶槐、五叶槐等变种。近年从实生苗中选出有金叶槐,叶金黄色,在普通槐上嫁接,可改善国槐的绿化景观效果。同属还有沙生槐、白刺槐、甘肃槐树、灰毛槐树、云南槐等灌木。 槐 槐huaiSophora japonica豆科,槐属。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或黑褐色,成块状裂。小枝绿色,有明显的黄褐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托叶镰刀状,长约8毫米,早落。夏季开花,圆锥花序,顶生,有柔毛。花黄白色,有短梗,蝶形花冠。荚果念珠状,肉质不开裂,种子肾形,黑褐色。分布于我国各地,以黄河流域较集中,多见于山谷、路旁、村落附近。喜光,深根性,生长较迅速。木材坚硬,有弹性,供造船舶、车辆、器具和雕刻等用;花蕾和果实入药,花蕾称“槐花”或“槐米”,性凉、味苦,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肠风、痔血等症。果实称“槐实”或“槐角”性能与槐花相似。根皮煎汁,治火烫伤; 花可作黄色染料; 又为绿化树、行道树、蜜源树。园艺上的变种,龙爪槐,枝条屈曲下垂,供观赏。 ☚ 月季 桑 ☛ 槐 槐夏朝君主。又作帝芬、祖武。杼之子。在位之初,曾经征服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在位第三年,九夷都来朝拜,说明此时夏王朝的势力在继续扩大。在位二十六年,病卒。葬安邑。 ☚ 杼 芒 ☛ 槐 槐Huai豆科。又名国槐,为首都北京的市树。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托叶镰刀状,早落。圆锥花序,通常7月开花,花黄白色,花冠蝶形,雄蕊10枚,完全分离。荚果不开裂,在种子间收缩成串珠状;种子1—6粒,肾形,黑褐色。原产我国,南北普遍栽培,以华北及黄土高原最常见。中等喜光,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为庭园树及行道树;木材纹理直、富弹性,耐水湿。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材;花蕾可作黄色染料;花、果、树皮可入药,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功效。又是蜜源植物。本种常和刺槐相混,区别在于本种圆锥花花序,7月开花,10枚雄蕊离生,荚果串珠状,不开裂,托叶不成刺状。 ☚ 刺槐 紫藤 ☛ 槐huái❶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入中药。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之用。 槐huái《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槐(32)。药名。参见“槐实、槐花、槐叶、槐枝、槐白皮、槐胶”条。 槐huái ❶ (槐树) Chinese scholartree: 刺 ~ locust (tree); 槐huái
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