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泉小亭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林泉小亭图 【作品赏析】: 画的构图显然受元代倪云林的影响,一河两岸,近处三、五株枯树,一个茅亭;远处溪山平远,表现一种凄清幽旷,远避尘俗的隐逸境界。 正如作者在画上所题云:“……山水自廖廓,林泉共讨论。小亭高迥处,聊可榭尘喧。 ”笔墨简洁,主要用尖锐的线条勾括,略加皴点。师法倪云林,枯淡松柔略逊,而湿润流利过之。 。【作者介绍】:郑旼(1633-1683),字慕倩,号遗苏,安徽歙县郑村人。 明亡时,年仅十二,然受先辈影响,十分注重民族气节,对抗清而死的英雄十分崇敬和怀念,有“言触往事者,辄哭不休”。郑旼的“曼”字,原作“曼”,国变后,移日于左,寓无君之痛也。 他的日记中常有“故国之思”。 康熙十三年,他还断言“大明中兴必矣。”《徽州府志》记郑旼“以愤世成疾卒”,年仅五十一岁。 郑旼极其推尊渐江,他的画学曾受渐江亲授,师渐江而上追倪云林。但渐江在抗清失败后,逃于禅,虽然没有忘记“故国”,然明知恢复无望,心也便死了。所以,渐江的画突出风格是冷与静。 而郑旼复明之志一生未灭,时时跃跃欲试。他虽然也要高隐“谢尘喧”,但遗民之心却十分强烈。所以,他的画虽师法渐江和云林,却没有渐江画的稳静,也没有云林画的松柔。他用笔尖锐流利,在凄清的气氛中掩盖不了激荡的情绪。 郑旼是“新安画派”中重要画家,但在当时画名不及渐江。生活十分困苦,常常脱衣质卖“为炊”,或“以芋代餐”。 。清 郑旼 轴 纸本水墨 纵110.5厘米 横28.5厘米 藏安徽省博物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