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油
【概况】: 异名 松疮(《唐本草》),沥油(《纲日拾遗》)。 基源 为松科松属植物的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或同属某些植物树材中的油树脂。 原植物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云南松P.yunnanensis Franch. 余项参见“松节”条。。【生药】: 采集 《纲目拾遗》谓:“取油法,以有油老松柴,截二三寸长,檗如灯心粗,用麻线扎把,如茶杯口大,再用水盆一个,内盛水半盆,以碗一只,坐于水盆中,用席一块,盖于碗上,中挖一孔如钱大,再以扎好松把直坚于席孔中间,以火点著,少时再以炉灰周围上下盖紧,勿令走烟,如走烟,其油则无,候温养一二时,其油尽滴碗内,去灰席,取出听用。” 鉴别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气中,臭渐增强,色渐变黄,易燃,燃烧时发生浓烟。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混合,在水中不溶。 。【药性】: 功效 解毒,消肿,收敛。 主治 跌打损伤,伤口久不愈合。《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松油加白矾末少许,浴后擦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