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束花石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束花石斛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 异名 大黄草、水打棒、水马棒(贵州)。 基源 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束花石斛的茎。 原植物 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x Lindl. 余项参见“石斛”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鲜石斛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佳,除去须根、叶及泥沙。干石斛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药材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鉴别 性状 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3.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显微 茎中部节间横切面: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近似,维管束略排成5~6圈。 外侧纤维群半月形,有1~6列纤维,纤维直径至29μm,壁厚1.5~5μm,硅质块较多,直径3~10μm;木质部导管有1~3个较大,直径至48μm;内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针晶束长33~83μm。 (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239页.图244) 理化 取样品粉末0.5g,加浓氨水6滴,使粉末润湿,密塞放置15分钟,加氯仿5ml冷浸过夜,再于50℃温浸6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0.1ml溶解,取10μ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10·0.8)为展开剂,氨蒸气饱和下展开10cm,喷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斑点均显桔红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240页.图247)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须根,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贮藏 鲜石斛置于阴凉湿砂中,防冻;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 含生物碱、古豆碱(Hygrine)、反-束花石斛碱(trans-Dendrocarysine)及顺-束花石斛碱(cis-Dendro-chrysine)。 参考文献 Acta Chem Scand 1973;27;1982 【药性】: 性味 甘、淡,微寒。 功效 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主治 热病伤阴,口干燥渴,病后虚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