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虎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虎符 虎符也称“兵符”。 我国古代君主、皇帝授于臣属们兵权后调动军队的凭证和信物。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铭文内容完全相同,内壁刻有榫卯,合后则成一完整的虎形,故称“虎符”。 杜虎符,1975年陕西省西安郊区山门口出土,是我国目前发现秦代左右虎符中最早的实物,也是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符高4.4厘米,长9.5厘米,符作虎形,内壁刻有合符的榫卯,符身上有错金铭刻40字。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它是一套虎符的左半,掌握在“杜”的将军手中。另一半右虎符当在“君”手中掌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