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能,约翰·海因里希·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能,约翰·海因里希·冯 【生卒】:1783—1850 【介绍】: 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生于奥尔登堡耶弗兰的卡纳林豪森。早年丧父,继父爱好数学,曾在这方面对杜能产生较大的影响。1799年杜能开始习农,后来求学于汉堡附近的大弗洛特贝克农业学院。1803年秋入戈丁根大学,一年后辍学,后来移居梅克伦堡经营鲁布科田庄,1808年因经营失败而放弃。随后又购置并经营特洛田庄。1830年杜能获罗斯托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48年当选为法兰克福议会议员,1850年9月22日因脑溢血死于特洛。他的代表著作是《孤立国》,共3卷,第1卷和第2卷(上)分别出版于1826、1850年,第2卷(下)和第3卷由他人根据杜能的遗稿整理成书,于1863年出版。 《孤立国》一书全名是《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1卷研究谷物价格、土地肥力和征税对农业的影响;第2卷探讨自然工资及其同利率和地租的关系;第3卷主要阐述地租的决定原理等问题。 杜能在经济理论方面的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生产布局理论。他在研究农业生产布局时作出论断:最优布局必须遵循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最小、销售价格最低的原则,工业生产的布局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他认为费用和价格是确定生产布局的决定因素。 杜能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另一贡献是,他独自构想出和李嘉图的颇为近似的级差地租理论。他认为,地租的差别决定于与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离城市越远,生产和运输费用越高;离城市越近,生产和运输费用越低。农产品价格超过费用(包括利润)的部分就是级差地租。这一学说可以看作是对李嘉图地租学说的补充。 杜能在经济研究中广泛应用了数学方法,他第一个应用微分学的方法对经济变量的增量进行分析,建立了有独到见解的生产布局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杜能利用增量分析来说明其庸俗的最后生产力分配理论和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理论,这一点受到庸俗经济学家的欢迎。 杜能极为欣赏自己的工资理论,即自然工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