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弢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弢起义 西晋时荆湘流民起义。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荆州刺史王澄沉巴蜀流民8000余人于江中。流亡荆、湘两州(今湖北、湖南)的巴蜀流人四五万家同时举行武装起义,推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杜弢为领袖。 弢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占领长沙(今属湖南),南破零陵(今属湖南)、桂阳(治今湖南郴县)诸郡,东逼武昌(今湖北鄂州),虏湘州刺史荀眺,杀安城太守郭察、邵陵太守郑融、衡阳内史滕育等。荆州刺史王澄亦屡败于起义军。杜弢制造桔槔攻打晋军船舰,又以火攻占领豫章(今江西南昌)。 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杜弢降晋,授巴东监军。但晋军仍图消灭流民武装,杜弢不得已再度起兵,为荆州刺史陶侃所伏击,杜弢兵败逃亡,死于途中,起义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