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
【生卒】:1900~1977 【介绍】: 印度印地语诗人。 阴影主义代表诗人。生于北方邦农村。 曾在贝拿勒斯和阿拉哈巴德受高等教育。 1918年开始创作。 作品大体分为3个时期。早期诗集《维那琴》(1927)、《嫩叶》(1928)等为浪漫主义抒情杰作;中期作品主要反映现实,鞭斥社会弊端,同情劳动人民和被压迫妇女,具有进步主义倾向,如诗集《时代的幻灭》(1938)、《时代之声》(1939)和《村女》(1940)等;40年代以后受神秘主义哲学影响,诗作充满哲理,如诗集《金色的光芒》(1947)、《金色的尘土》(1947)、《吉登勃拉》(1959)、《艺术和老月亮》(1959)、《霞光微露之前》(1967)、《相合》(1977)等。另著有哲理长诗《人民栖息之地》(1964),寓意诗剧《银白色的山顶》(1951)和《艺术家》(195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