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青 【概况】: 异名 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 基源 曾青为碳酸盐类孔雀石族矿物。 原矿物 曾青一般指层状蓝铜矿Azuritum 历史 曾青最早记载的文献是《本经》,列为上品。李时珍释其名曰:“曾音层。其青层层而生,故名。 或云其生从室至空,从空至青,故曰:曾青也。”吴普谓:“生蜀郡(今四川成都市)石山。其山有铜处,曾青出其阳。”陶弘景谓:“今铜官(山名,今安徽省铜陵县南)更无曾青,惟出始兴(今广东韶关市)。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色理小类空青。”李时珍认为:“但出铜处,年古即生。形如黄连相缀,又如蚯蚓屎,方棱,色深如波斯(今伊朗)青黛,层层而生,打之如金声者为真。”造化指南云:“层青生铜矿中,乃石绿之得道者。”从以上历代本草所载产况、形状、颜色、性质均表明了与现今矿物蓝铜矿(层状)相吻合。但现今药材部门无贷供应。 形态 蓝铜矿属于单斜晶系。皮壳状集合体。深蓝色;条痕浅蓝色。光泽暗淡。 半透明至不透明。性脆。 硬度3.5~4。密度3.77g/cm3。 产状、产地参见“扁青”条。 。【生药】: 采集 挖出后,除净泥土、杂石,选取深蓝色块。 鉴别 性状 曾青为扁块形层状,大小不一。深蓝色,有时附有浅蓝色物质。不透明。光泽暗淡。 质较硬脆,断面不平坦。气微,味淡。 理化 曾青碳酸盐和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目。 。【化学】: 曾青为碳酸铜[Cu3(CO3)2(OH)2],含铁(Fe)等杂质。 参考文献 杨松年,中国矿物药图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80 【药性】: 性味 《本经》:“味酸,小寒。” 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效 明目,镇惊,杀虫。 主治 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 ❶ 《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为末点眼或调敷。 使用注意 《雷公药对》:“畏菟丝子。”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曾青散(《和剂局方》)治一切风热毒气上攻,目赤或烂,怕日羞明,隐涩眵泪,或痒或痛:曾青120g,蔓荆子60g,白姜(炮)、防风(去芦)各30g,为末。 每以少许 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如有浓汁,从棉杖子拭干用之。 后入炉,以炭2500g烧之,候锡熔即取出,放冷细研,以白粱米饭和丸,以绿豆大,空心,以冷水下5丸。 上5味研如粉,以铜器收盛,临卧用铜箸点如黍米许。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谓:“曾青治目,义同空青。古方辟邪太乙神精丹用之,扁鹊治积聚留饮有层青丸,并见古今录验方,药多不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