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丽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丽玉 明代沈璟所著传奇《红蕖记》(见《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中人物。 巴陵人,盐商之女,正值青春妙龄,秀外慧中,活泼开朗。一次,父母去湘潭贩盐,丽玉随行,途中与另一盐商的女儿韦楚云一见如故,结为姐妹。 丽玉让楚云扮作嫂嫂,自己扮作小姑,演唱采莲曲。一曲唱罢,丽玉想起早上采得一束红蕖,就在花瓣上写了“七月七日采”五个字,然后一起将红蕖花放入水中。 一天晚上,丽玉和楚云在韦家的船楼上闲聊,突然听得岸上有人吟诗。诗中有拾取红蕖之句,丽玉又惊又喜,把诗记在一幅红笺上留给楚云作纪念。第二天,丽玉与楚云洒泪而别,回到家乡。不久,丽玉突遭变故,父亲病逝,商船被偷,家财几被洗空。 母亲逼丽玉为娼,丽玉思慕著那位吟诗的才子,不肯为娼。母亲连打带骂,丽玉只好让步,但提出条件,倘若接客,对方一定要是那位吟诗的才子,否则宁死不从。母亲让丽玉把那首《咏红蕖》诗的前两句写在客座旁边,如果有人续完后两句,丽玉就出来接待。不久,一位姓魏的财主自称是吟诗的才子,丽玉出题考试,魏搜肠刮肚也答不出来。 丽玉揭穿了魏假冒他人之名的欺骗行为,魏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县里有名的书生崔希周上门求见,声称是吟《咏红蕖》的才子并向丽玉解释诗中之意,原来崔正是丽玉苦苦寻觅的梦中情人。 丽玉和崔情投意合,静候佳期。而母亲见利忘义,竟将丽玉改许给魏,丽玉怒责母亲的不义。 县令郑德磷被丽玉与崔的红蕖奇缘深深打动,派人把崔接到府中相见,谈话之中,郑说起那首咏红蕖诗,郑妻韦楚云终于得知丽玉的消息,两位闺中密友奇迹般地重逢。不久,丽玉与意中人结为伉俪。 (《红蕖记》取材于唐人传奇小说《郑德磷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