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生卒】:192—232 【介绍】: 中国三国时魏诗人。 字子建。曹操四子。植“生乎乱,长乎军。自幼颖慧,下笔成章”。 今存较完整诗歌80余首。前期部分作品空虚浮泛,《斗鸡》、《公宴》等表现他贵族公子的优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送应氏》二首、《白马篇》等描写了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大破坏,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后期作品表现了诗人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 《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杂诗》六首等,描写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曹植诗歌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把抒情和叙事结合起来,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呈现出色泽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被后人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 曹植的赋存40余篇,《洛神赋》描写细腻生动,巧用比喻,刻画了鲜明的艺术形象,为文学史上的名篇。曹植散文有颂、赞、铭诔、碑文、哀辞、章表、令、书、序、论、杂说等多种体裁。 今存较完整者近百篇。其名篇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等,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 曹植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曹植著作,生前自编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死后,明帝曹叡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集30卷,《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原集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 清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为较全、较精的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