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集校】: 洪兴祖: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校语:魂,一作 朱熹: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校语:杭,一作航。 黄省曾:昔余梦登天兮, 明繙宋本:同朱本。校语:魂,一作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昔余 毛晋:昔予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闻一多:无疑本作亡。 “亡杭”叠韵连语,卽茫沆,魂气浮动貌也。《淮南子·俶真篇》“茫茫沆沆”,高注曰“茫茫沆沆,盛貌。”《文选·西京赋》“沧池漭沆”,薛注曰“漭沆犹洸潒”,刘桢《鲁都赋》“又有盐沈漭沆(元 或倒言之曰沆茫,沆漭。扬雄《羽猎赋》曰“鸿濛沆茫”,黄香《九宫赋》曰“泑沆漭以扎坱”,马融《广成颂》曰“瀇瀁沆漭”是也。案水动曰茫沆,气动亦曰茫沆,其义一而已矣。 又《尔雅》训沄爲沆,《説文》亦曰“沄,转流也,读曰混,曰日 ”(旧脱此三字,据《尔雅·释文》引补。)魂之爲言犹沄也。 (《古微书》引《孝经·援神契》曰“魂,芸也,芸芸动也”,《白虎通义·性情篇》曰“魂犹伝伝也,行不休也。”沄芸伝字异义同。)魂之貌曰茫沆,犹沄一曰沆,故曰“魂中道而茫沆”。 后人不知亡杭爲茫沆之借字,而读亡爲有亡之亡,训杭爲舟杭,因改亡爲无,一本又改杭爲航,其陋甚矣。 姜亮夫:魂,洪引一本作 其实亦 王逸:杭,度也。 《诗》云:一苇杭之。 洪兴祖:杭与航同。许慎曰:方,两小船竝,与共济爲航。 汪瑗:昔,夜也。 《礼记》:“孔子曰:吾畴昔梦奠两楹之间。”《大招》曰:“以娱昔只。”皆谓昔爲夜也。 登天,上天也。中道,半路也。航,舟也,所以济渡道路之不通者也。 陈第:梦登天而无航,犹欲事君而无助也。 黄文焕:忽然説梦,追思昔日。文心从实得幻,文势从顺得逆。登天却説用舟,杭字下得奇。地尽则水,水尽则天,天水相连者也。寻河源步,星槎登天,其有途乎?旣极自怜,又复自诿,一一归之于梦。吾之迷也、瞀也。 人之莫白、莫察、莫闻、莫知也。数已前定矣,吾梦久矣。 中道无杭,此梦之示我以无路也、无门也。 王夫之:此託占梦之言。见屡谏于同昏之廷,必无助己者也。 林云铭:杭,犹言阶也。 未仕时 蒋骥:申言己之始 胡文英:杭,浮梁旁扶手木也,吴楚谚谓之扶杭。 以喻将得君行道,而独立无助,遂焉中止也。 刘梦鹏:杭,犹梯也。 陈本礼:昔,畴昔。天字顶章首苍天来。 王闿运:昔,谓怀王时也。 登天,与王图议国政。 闻一多:无杭疑当爲漭沆,声之 漭沆或倒爲沆漭,马融《广成颂》“瀇 郭沫若:“无杭”是失去航路。 闻一多解“无杭”爲“茫沆”,非是。 文怀沙:杭,与航通。 此处可作名辞讲,就是渡船。(《屈原集》注) 姜亮夫:无杭,王、朱説皆不可通。 杭盖沆字之譌,而无无字,古多作亡,则无杭乃亡沆之 《淮南·俶真训》:“茫茫沆沆”,高诱注:“盛貌”。茫沆爲叠韵联绵字,其义多由一声之衍,故亦得省言曰沆。《説文》:“沆,莽沆大水”,是也。 凡大则无当于事理,故声义之变则爲方皇、仿徨、彷徉,《招魂》:“彷徉无所倚”,“魂中道而茫沆”卽此“彷徉无所倚”也。故下承之以厉神占之。旧注皆 马茂元:中道无杭,泛指在中途遭遇障碍,无法通行。 刘永济:此下设爲厉神占梦之词,重申前意,登天无杭之梦,卽往日在朝求亲君被阻的事也。 (《屈赋音注详解》) 朱季海:梦云:“无杭”,占曰:“无 然杭、航字通,不烦改也。《説文·方部》篆作“ 舟所以渡,故谓渡爲 ”是舟谓之杭,渡亦谓之杭,《诗》言“杭之”,当如毛説,此云“无杭”, ’张所据,亦作榜人”,是其义。登天言无杭者,《远游》云:“涉 谭介甫:余,作者代子兰立言,昔,追诉前事。登天,喻子兰本拟继承王位,后被阻难,亦双关语。 《湘君》“君不行兮夷犹”,君,指怀王。夷犹,谓废立事不果行,故説“魂中道无杭”,犹云半途而废,子兰好像做一场梦。 苏雪林:旧注未 屈原梦中欲登天,而灵魂虽能飞翔于天地之中间,以无适当之交通工具,是以不能上昇。盖全世界古人想像登天至难。崑仑 这固由帝阍不肯爲他开阊阖,他自己恐怕尚缺乏梯阶之属,下文有“释阶登天”一语可证。 本文“杭”(航)卽指这种交通工具,不一定是船舟之类。姜氏释“无杭”爲“茫沆”, 吴孟复:託爲“游仙”,引入下文。 蒋天枢:登天,如《离骚》所言“溘埃风余上征”后所託言者。 金开诚:昔,从前,过去。一説昔卽夜晚,亦通。以上二句説:从前我梦见我的魂魄昇天,在半路上没有渡船,无法通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