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末农民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末农民战争

明末统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上天灾不断,劳动人民走投无路。

1627年,陕西大旱。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饥民揭起反抗旗帜,成为起义爆发导火线。

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得到很快发展。其中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起义军,力量最为强大。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割富济贫”“平买平卖”的斗争口号,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1643年,张献忠起义军攻下武昌,在武昌建立政权,称大西王;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

同年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吊死,明朝灭亡。但由于起义军中一部分将领,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麻痹思想,追求生活安逸,以及战略和策略上犯了错误,内部出现分裂,汉族地主阶级与满族贵族勾结,联合镇压起义军。起义军被迫撤离北京。1645年6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牺牲。

1646年11月,已经进入四川的张献忠也于川西北与清军作战时牺牲。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后,他们的余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了20年的抗清斗争。明末农民起义军前后历经38年,历时长,规模大,对后世太平天国影响甚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