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旰食(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旰食(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左传·昭公二十年》:“(伍)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杜预注:“将有吴忧,不得早食。 ” 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旰食,晚食,指事情忙碌不能按时吃饭。 “昃食宵衣”,亦作“旰食宵衣”。昃,太阳西斜,昃食指黄昏入夜时才吃饭;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床。 后因用为勤于政事之典。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旋属方隅不宁,朝廷多事,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