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话
宋元时,说书人所讲的故事叫“话”。 意谓没有奇巧的情节就产生不了动人的故事。比喻事情发生的偶然凑巧。 也说“没巧不成话”、“无巧不成书”。《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也是合当有事,却好一个人从帘子边走过。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又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瑶琴坐于土墙之下,哀哀而哭。自古道:‘无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个人,从墙下而过。”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守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自序》:“书里分别的用著‘尺度’和‘标准’两个词,启发了我,并且给了我自己的这本小书的名字。这也算是‘无巧不成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