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名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名异 【概况】: 异名 土子(《盛京通志》),干子(《本草求真》),秃子(《青海药材》),黑石子、铁砂(《药材学》)。 基源 无名异为氧化物类金红石族矿物。 原矿物 软锰矿Pyrolusite主含二氧化锰。无名异正品一般指软锰矿。 历史 最早记载无名异的文献是《开宝本草》。李时珍释名曰:“无名异瘦词也。”马志谓:“无名异出大食国,生于石上,状如黑石炭。番人以油炼如黳石,嚼之如锡。”李时珍谓:“生川、广深山中,而桂林极多,一包数百枚,小黑石子也,似蛇黄而色黑。”所述产地、形状、颜色、质地与现今无名异吻合。近年来有人对广西、四川、陕西、江苏所产的无名异,进行了二氧化锰含量测定,由于产地不同,其含量亦不相同,一般广西产的无名异含量最高。有人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对无名异矿物组分进行鉴定,除了软锰矿(MnO2)外,尚有水锰矿 形态 软锰矿主为结核状,亦有不规则块状。 黑色,棕黑色。条痕棕黑色。 表面常附著黄棕色粉末,用手摸之易污手。 除去外表细粉,可见半金属光泽。 硬度2~2.5。密度4.82g/cm3。 溶于浓盐酸中,并放出氯气。 产状 软锰矿是氧化条件下所有锰矿物最稳定的矿物。 为沉积作用所生成的锰矿床主要矿物之一。矿床氧化带部分的软锰矿,系所有原生低价锰矿物氧化的产物。有时呈水锰矿、黑锰矿的假象。在沼池底部常形成铅锰矿。 产地 分布于陕西、青海、江苏、广东、广西、四川。 。【生药】: 采集 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药材产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等地。 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球状,凹凸不平或瘤状突起,少数光滑,大小不一,直径一般7~30mm,小者1~3mm;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体较轻,质较软,也有坚硬如石者,断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黄色,稍有滑腻感。 微有土样气味。 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泽者为佳。 加工炮制 ❶ 无名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 ❷ 醋无名异 取原药材,置铁锅内或砂罐内盖紧,煅至红透,趁热倒入醋内渍淬,取出,晾干,研粉。每无名异100kg,用醋15kg。 。【化学】:含二氧化锰(MnO2),其中Mn63.2%,O36.8%;尚含F。、CO、Ni等微量元素。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40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开宝本草》:“甘,平。” 归经 肾,肝经。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效 去瘀止痛,消肿生肌,解毒。 主治 跌打损伤,金疮,痈疽肿毒。 ❶ 《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3~12g。外用:研末调敷或调搽。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多能鄙事》:“治损伤接骨:无名异、甜瓜子各30g,乳香、没药各3g。为末。每服15g,热酒调服,小儿9g。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 ” 单方应用 ❶ 《朱氏集验方》:“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7~10cm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 ” ” 缪希雍《本草经疏》:“无名异,咸能入血,甘能补血,寒能除热,故主金疮折伤内损及止痛生肌肉也。苏颂,醋摩敷肿毒痈疽者,亦取其活血凉血之功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