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疆元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疆元胡 【概况】: 异名 灰叶延胡索(《中药志》),粉绿延胡索(《全国中草药汇编》),元胡(《新疆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罂粟科紫董属植物灰叶延胡索的块茎。 原植物 Corydalis glaucescens Regel 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cm,外被棕褐色易脱落鳞片状外皮,内为黄色。 茎单一或具2~3分枝,分枝处下部有1褐色膜质鳞片状叶;基生叶2~3,互生,具长柄;叶片三回分裂,裂片线形至倒卵形。 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全缘;花梗短于苞片。花冠紫红色,长2~2.5cm,上面1片延伸成向上弧曲的距,末端稍向下弯。 蒴果线形,顶端具长喙。花期4~5月,果期6月。(图见《新疆药用植物志》.第1册.68页.图3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灌丛林缘、草原、荒漠带黄土山坡低凹处。分布于沿乌鲁木齐新疆北部及新疆天山北坡。 此外,长花延胡索C.shanginii(Pall.)Fedtsch[C.longiflora(Wall.)Pers.]块茎及对叶延胡索C.ledebouriana Kar.et Kir.的块茎,在产地常作为新疆元胡用。长花延胡索分布伊犁、塔城、阿勒泰、布尔津等地;对叶延胡索分布于塔城、霍城、伊犁、新源等地。 。【化学】:灰叶延胡索块茎及长花延胡索块茎经HPLC法测出含有普鲁托品(Protopine)、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黄连碱(Coptis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去氢延胡索碱(Dehydrocorydaline)、去氢延胡索巴胺碱(Dehydrocorybalmine)及小檗碱(Berberine);对叶延胡索块茎中黄连碱含量较高,在0.1%以上,但不含去氢延胡索巴胺碱[1]。苏联学者研究对叶延胡索含对叶延胡索碱(Ledeborine)、对叶延胡索定碱(Ledeboridine)等[2,3]。 参考文献 [1]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2;1(3)∶24 [2] CA 1975;83∶9766r [3] CA 1971;75∶148464y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苦,温。” 功效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 行经腹痛,胃痛,神经痛,疝气痛,腰痛,双胁痛。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中药志》:“治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疝气作痛:新疆元胡3~9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