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拉法,P.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拉法,P. 1898~1983 英国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898年生于意大利都灵,早年在都灵大学学习,曾受到当时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受到法西斯的迫害。1921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于坎南(Edwin Cannem)、格雷戈里(T.E.G.Gregory)等著名经济学家。返回意大利后曾在佩鲁贾大学和卡利亚里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1927年经凯恩斯(J.M.Keynes)举荐进入剑桥大学任教,担任讲师、教授和三一学院研究员直到逝世。 斯拉法一生著述不多,但影响却很大。主要论著包括: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共11卷,1951~1973)、《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序言》(1960)、“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1925)和“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1926)等。 斯拉法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一般被归结为3个方面: 有些西方学者认为,斯拉法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对新古典效用价值论的否定,为新剑桥学派的价格论和分配论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批判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论提供了武器。以此为基础,以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和以萨缪尔森(P.A.Samuelson)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资本理论上进行了长时期的论争,最后迫使萨缪尔森等人放弃了某些观点。还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斯拉法的体系解决了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解决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是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