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斩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斩祛

《左传·僖公五年》:“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注:公,指春秋晋献公。寺人,即宦官;披,人名,即勃鞮。蒲,晋地名,在今山西县西北)。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注:校,抵抗)。’乃徇(注:当众宣示)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披斩其袪(注:音qū,袖口)。

遂出奔翟。”

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立为夫人。

骊姬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千方百计陷害太子申生。献公听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后,又欲加害重耳和夷吾。

于是,夷吾逃到梁,重耳逃到蒲城。献公派勃鞮到蒲城追杀重耳。

重耳下令不许抵抗。于是勃鞮冲入城中,追上重耳,一刀砍去。只砍掉一只袖口。

惶遽中,重耳越墙逃走,避难到翟国去了。

后因用为咏旧怨的典故。

晋·李皓《述志赋》:“休矣时英,茂哉俊哲,庶罩网以远笼,岂徒射钩与斩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