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斡亦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斡亦剌 蒙元时期对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的总称。汉文史籍又作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均系蒙语()irad之异译。初分布于德勒格尔河至叶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为八河流域。过著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的生活,为“林木中百姓”之一部分。人数众多,有“秃锦(万)斡亦剌”之称。分成许多分支,各有其名。蒙古统一前,其首领忽部合别乞等与札只剌歹及乃蛮等联合,以反对蒙古部。后归附成吉思汗,随从征讨秃马惕部,招降“林木中百姓”各部。其众被划为四千户,属右翼,皇庆元年(1312)后归岭北行省管辖。其首领与成吉思汗系世联姻亲,深受器重。部众离散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元廷供职和参加元朝军队;一部分由于参加阿里不哥和海都等宗王之乱,散居于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有的则早在1253年就随旭烈兀远徙波斯一带;而留在东土的斡亦剌人,也逐渐向南部草原地区发展,并吸收其他部落形成明代的瓦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