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斜桥氽(tǔn)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斜桥氽(tǔn)来 水怪名。 清代松江(今上海市)朱泾镇北十余里,有桥名斜桥。桥水与黄浦江潮相涨落。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夏季,有犬正午渡河,忽然沉没。少顷,见一大鱼似鲇,腮生两片如竹长须,衔犬浮出水面,旋即消逝。 翌年天旱,有佃户入水放置桔槔(原始提水工具),忽被此鱼吞其双股。虽经呼救,被力挽上岸,但已失去下肢。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桥旁附近忽坼裂有声。上有汛兵营房,兵惧疾走。未至数十步,方圆二亩已陷为深潭,水涌丈余,流赴黄浦入海。 数日后,有木像从深潭浮出。当地人为之立祠,名曰氽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