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合一
这是宋初柳开、王禹偁、石介等人在诗文革新运动的前期提出的理论主张,即把儒家的文统与道统合而为一,确认“道”是目的,居主要地位;“文”是明道的手段,是次要的方面。 柳开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应责》)他把道与文集于一身合而为一。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则称:“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又说:“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乎辞也。”(均见《上王学士第三书》)。文与道之关系轻重如是。 王禹偁则认为,“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古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答张扶书》)又进一步指出了文服务于道的作用与功能。 在文与道的合一上,虽有共同的认识,但具体到文与道的关系上,看法却又有异:柳开偏重于道,王禹偁重道亦不轻文。 是故,在写作实践上,王文能平易近人而柳文则不免有艰涩之感,这恐怕与他们对文的重视程度不同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