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兀★★☆ 03653名

wù 〈文〉❶形高耸凸出。突兀|兀立 ○❷形光秃。兀鹫另见wū。 兀wū 兀突wūtu 现在一般写作“乌涂”。另见wù。
字源解说 “兀”与“元”同源,两者甲骨文字 形相同,在“人” 的头部位置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头顶无发。造字本义:头顶无发,即秃顶。金文 将甲骨文的一横写成圆点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的“人” 写成“儿” 。“兀”是秃顶;“无”* 是光头。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兀,物体高但上部平坦。字形采用“一、人”会义,表示“一”在“人”之上。诗音像读“敻”。茂陵县有一个叫“兀桑里”的地方。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兀
【同音字】 wū w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