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教学大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大纲是依据教学计划,为每一门课程单独编定的纲要,它对该门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课时分配、教学方法与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予以规定,是该门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讨论编写,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生效。一经编定,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为教师备课、讲课提供依据,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二,对学生学习有晓谕和指导作用,事先向学生通报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进度等,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第三,为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复习资料、拟定考试卷、考评教师教学质量等,提供重要依据。 (二)教学大纲的特点 1.科学性 教学大纲是为某一门课程编制的基本纲要,可以说,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编写教学大纲,当然也要体现出这门科学的学理性和实践性。具体说,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重点、难点,在大纲中要有明确的表达;这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在大纲中要有逻辑性地循序渐进;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大纲中要有合理的安排;这门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区别,在大纲中要有准确的规定。 2.简洁性 大纲是一个基本纲要,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教学内容都一一列入,而必须写得简洁明白。大纲中既不能有描写,也不能有议论,大纲采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说明。 3.长期可行性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朝三暮四,变化无常,这门课程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当然,教学大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著时代的变化和学科的进展,每过若干年,教学大纲就会修订一次,但这种修订不能过于频繁。 (三)教学大纲的写作 1.标题和编定者、编写或修订时间 标题采用课程名称加文体的写法,如《××课程教学大纲》。根据需要,有时可在前面加上教学对象,如《××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或《××年级××课程教学大纲》。 标题之下,写明编写者和编写或修订时间。 2.正文 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是公修课还是专业课,是基础课还是选修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教学目的。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哪些科学知识,提高哪方面的实践能力。 第三,课时分配。说明每周安排课时数、共需周数、总课时数。其中课堂讲授占课时多少,实践环节占课时多少等。 第四,教学方法与教材。说明主要教学方法,是面授还是函授等,是讲授为主还是以操作为主等。如果事先有指定教材,应写出教材名字和出版单位、出版日期。 第五,主要教学内容。列出课程的主要章节及每章的重点思考题,并标明每章所用教学时间。 【例文】 当代纪实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2002年6月修订)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学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中国当代纪实文学的创作概况和纵向继承、横向借鉴的发展历史。 2.认识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散文、口述实录文学等当代纪实文学的基本文体样式。 3.掌握纪实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 (课程性质为一句话概括,教学目的分为三个方面表述。)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每周安排授课2课时,共17周完成,总计34课时。 (课时分配简单明了。) 三、教学方法与教材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教材采用孙春旻著《文学的返璞归真——当代纪实文学概观》,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对教学方法和教材作出规定。) 四、教学内容 引论“纪实文学”:一个概念的突围(2课时) 思考题:1.纪实文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纪实文学崛起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第一章 中国纪实文学的历史回顾(4课时) 第一节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 一、《左传》 二、《战国策》 三、司马迁的传记文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游记和轶事小说 一、郦道元的《水经注》 二、刘义庆的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第三节 唐宋以降的纪实散文 一、唐宋八大家 二、明清散文家 第四节 近现代的纪实文学 一、传统文体的继承:传记、游记 二、报告文学的诞生 三、建国后十七年的纪实文学概况 思考题:中国古代纪实文学的主要文体样式。 第二章 全球视野中的纪实文学(4课时) 第一节 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写作 一、美国的报告文学及“新新闻主义”的出现 二、诺曼·梅勒和他的《刽子手之歌》 三、“口述实录文学”和斯特兹·特克尔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纪实文学创作热潮 一、苏联和二战纪实文学 二、其他国家的纪实创作 思考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纪实文学概况。 第三章 寻找“真实”的坐标(4课时) 第一节 “真实”旗帜下的诉讼 一、近年来对纪实文学“失实”的指责 二、有关“真实”的几点分析 第二节 一切文本都有虚构性 一、纪实文学是历史性的文本 二、自由化虚构与有限制的虚构 三、完全纪实与非完全纪实 第三节 “真实”在纪实文学中的三个层次 一、“真实性”的多层性和动态性 二、消除对纪实文学“真实”的种种误解 三、纪实文学内部的不同真实标准 思考题:纪实文学的“真实性”探讨。 第四章 纪实文学与审美形象(2课时) 第一节 纪实文学中审美形象的呈现机制 一、表象、语象和意象 二、“单式语象”与“复式语象” 三、“意象”辨析 第二节 纪实文学审美意象的建构 一、叙事文学中的审美意象 二、早期的比喻、象征意象 三、晚近的变形、神话意象 思考题:纪实文学中的审美意象类型。 第五章 报告文学:文学的新闻化实验(2课时) (具体内容略) 思考题:报告文学的文体优势与局限。 第六章 传记文学:个人历史的文学呈现(2课时) (具体内容略) 思考题:当前传记创作的成就与问题。 第七章 历史题材纪实文学:历史的还原与重建(4课时) (具体内容略) 思考题:1.对“历史”的重新认识。 2.历史题材纪实文学的文体特点。 第八章 口述实录:作者在叙事中的自我放逐(4课时) (具体内容略) 思考题:口述实录文学的文体特性。 第九章 纪实散文:个人视角的亲历讲述(2课时) (具体内容略) 思考题:纪实散文的基本类型和写作方法。 第十章 纪实小说:争议中的生存(4课时) (具体内容略) 纪实小说这一概念能否成立? (教学内容分为十章,列出具体章节。此处所引删除了一些章以下的内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