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敌后游击根据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敌后游击根据地 亦称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在敌人后方建立的战略基地。这种战略基地全国有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冀鲁豫、山东、冀热辽、苏北、苏中、苏浙皖、浙东、淮北、淮南、皖中、河南、鄂豫皖、湘鄂、东江、琼崖根据地及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深入发动和武装广大群众,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了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等作战形式,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抗击了侵华日军60%和伪军95%以上,成为中华民族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积聚了力量,培养了干部。宋庆龄在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运动时说:“只有在陕甘宁、晋察冀和其他的边区,才产生了承继1925年到1927年的伟大传统的真正妇女运动。在这些地区,被组织起来的妇女人数不是以千计而是以十万计的,同时她们不仅从事救济工作而且全面参加作战,全面参加政治和经济的工作”。“边区的妇女已成为真正的人和真正的战士了”。 1943年9月18日宋在《给中国在海外的朋友们的公开信》中提出要把援助的重点放在游击区,“因为它们虽然牵制了并且仍在牵制著日本在中国几乎一半的兵力,但是它们已经有三年没有得到过任何武器和金钱的援助,以及与我们的工作特别有关的医药援助”。并明确指出:保卫中国同盟完全致力于救济工作。保盟的“救济只是反法西斯的救济”。“救济工作应该帮助争取最后的胜利,保证维持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的团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