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排印本(铅印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排印本(铅印本) 小说版本学版本名称。凡排版印刷之书,除木活字版、铜活字版、磁、泥各种活字版等别有名称外,统称之为排印本。用铅字排版印刷的,也称为铅印本。因为铅字排版与木活字相似,所以有人也称之为铅活字本。铅印传入中国较石印为早。活字印刷术本来是中国发明的,传到欧洲后,据记载,十八世纪初叶又由教会传回中国。开始只是教会印制宣传品,稍后才有一般的出版物。排印本现在可以见到实物的有清咸丰七年(1857)上海墨海书馆的铅印本《六合丛编》,原郑振铎旧藏,现藏北京图书馆。光绪中铅印本小说由申报馆出《申报馆丛书》,才见大量印行,因受武英殿(木活字)聚珍版的影响,他们自称为“仿聚珍版”。《申报馆丛书》那时铅印本仍很粗糙,铅字大小不一,行气也不整齐,那时一般印本仍是用竹纸或白纸,后来或改用进口的有光纸,单面印,折叶,线装。其后逐渐改进,才充分发展了铅印的优势,成为普遍使用的、主要的、现代化的印刷技术。晚清光绪朝的34年之间(1875-1908)是刻本、木活字本、铅印本、石印本互相剧烈竞争时期,约到宣统(1909-1911)和民国初年,铅印已经占到压倒其他各种印制方法的首位。尤其是刻版和木活字版,如非特殊原因,一般很少有人使用了。 即便铅印占压倒优势的时候,在光绪末年到民初,小说铅印本仍多用3号字或4号字,用进口有光纸印单面,线装。兹举比较常用的两种版式为例: (正文3号字11行,行29字,句读在行外,有边框)可见排印本也不易找,他们竟找不到一个完本。只重刻本,而把铅印本放置在无足轻重的地位,是不实际的。著录铅印本以称之为排印本为妥,今后电脑文字处理机和激光排版,胶版印刷将逐渐取代铅印,虽与铅字已全无关系,但它总是排版印刷的,所以仍可称之为排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