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捉禁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捉禁包 旧时黎族信仰风俗。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番文管理区。祭品有米一碗(上置红包一个,插几根香)、清水一碗、法具若干。由三伯公主持。做法事时,三伯公头缠红布,顶插一根香,坐在条凳上,口中喃喃,手持戒刀,身摇脚摆,口作唬唬声,并挥动戒刀,拍桌跺地,忙闹一番。随即在病者身上摸索,摸出一个用蜂蜡包著几根头发的“禁包”;有时在屋内某个角落,屋外的大石底下,病者的祖坟上,也摸出所谓的“禁包”。“禁包”拿出后,再来一次查鬼。查到鬼后,又要祭祀作法。以为这样做能驱鬼除病。法事结束后,作为祭品的钱、米等,全部装进三伯公随身带的麻布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