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指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指纹

手指末端指节掌侧皮肤表面固有的乳突线构成的花纹图案。它由棒形、弓形、箕形、环形、螺形和曲形等六种基本纹线构成。依其构成花纹图案的形态,可以分成弓、箕、斗三大基本纹型;每个指纹还可划分内部花纹、外围线、根基线三个系统;在各条乳突线上又具有若干细节形态特征(见指纹特征)。指纹的形态特征具有“人各不同、终生不变、修复再生”三大基本特性,据百余年近代指纹学专家论证和实践验证,世界上绝不会出现两个形态结构完全相同的指纹,故而,指纹鉴定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人身识别的最可靠依据。而且,指纹乳突线上分布著许多汗孔,不断分泌汗液。所以手指皮肤表面经常附著汗液物质或汗垢物质,容易在触摸物体时留下印痕,常成为犯罪现场上重要的遗留物证,在刑事侦查及诉讼活动中具有揭露犯罪和认定人身的价值,被人们誉为“物证之首”。在民事法律事务中,亦早已将捺印指印作为签订契约、证明身份的手段。目前,许多国家已在安全防范、现金支取、人身保险等业务活动中应用指纹。

指纹的应用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我国周朝时期即以捺印画押方式签订契约,时称“质剂”。秦代已有将指纹用于刑狱断案的记载。但由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指纹的研究还较肤浅,目前只见到以纹型类别和纹线疏密进行种类区分的文字记录。自17世纪末,英国的一些医生和人类学家受中国应用指纹的启示,开始应用近代科学手段对指纹进行潜心研究。1879年,亨利·福尔茨(Henry Faulds 1834~1930)利用自己研究的指纹鉴别方法首次帮助日本警方查破盗窃案,并于1880年发表《识别罪犯的第一步》,阐述了指纹“人各不同、终生不变”的特性。1892年,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发表了《指纹学》专著,并提出了最初的指纹系统分类方法,从而诞生了近代意义上的指纹学。20世纪初,指纹的个人识别价值陆续得到了世界各国法庭的公认,并在警察部门内建立起指纹工作机构。1906年以后,我国青岛、天津、武汉等各大城市先后引进了西方的近代指纹技术和管理方法,正式把指纹技术作为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公安机关重建和完善了全国指纹工作机构,陆续培养了一大批指纹工作者。经过几十年实践和研究,赵向欣于1987年发表了专著《指纹学》(群众出版社出版),刘少聪于1982年发表了专著《新指纹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专家自己编撰和出版的最为完整的两部指纹学专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