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拨镫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拨镫法 用指运笔之执笔法。 亦称“拨镫四字法”、“四字法”。“镫”,一作“灯”,指执笔运指如拈拨灯芯状。唐林蕴《拨镫序》云:“岁馀,卢公(肇)忽相谓曰:‘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 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宋陈思《书苑菁华》第十六卷,于《拨镫序》题下汝瑮注曰:“《书画谱》标题作唐林蕴《拨镫四字法》,标题之次行有‘推、拖、捻、拽’四字。”后人所谓“四字法”即指此。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有拨镫法。镫,古‘灯’字,拨镫者,聚大指、食指,中指撮管杪若执镫,挑而拨镫,即双钩法也。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拨镫法,解者殊尠,所谓‘拨镫’者,逆笔也。笔尖向里则全势皆逆,无浮滑之病矣。学者试以拨镫火,可悟其法。”又有人理解此法为:手指执笔皆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易于拨动,故名。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执笔法》云:“拨镫法,拨者笔管著中指名指尖,圆活易转动也。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如马镫也。 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则易转动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中》云:“唐贤状拨镫之势云:‘如人并乘,镫不相犯。’盖善乘者,脚尖踏镫必内钩,足大指著镫,腿筋皆反纽,是以并乘而镫不相犯。此真工为形状者矣。 ”明解缙《春雨杂述·书学详说》云:“执之法,虚圆正紧,又曰浅而坚,谓‘拨镫’,令其和畅,勿使拘挛。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 掣三分,而一分著纸,势则有余;掣一分,而三分著纸,势则不足。此其要也。”后又有将此法与唐陆希声的“五字执笔法”混淆一起者,甚不洽当。近人沈尹默于《书法论》中辨之云:“拨镫法是晚唐卢肇依托韩吏部所传授而秘守者,后来才传给林蕴的。它是推、拖、捻、拽四字诀。就这四个字的意义看来,实是转指法。 ”又云:“把‘拨镫四字诀’与‘五字执笔法’混为一谈,始于南唐李煜。煜受书法于 ’又说:‘所谓法者,撅、压、钩、揭、抵、导、送是也。’导、送两字是他所加,或者得诸 其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希声尤善属文,通经史,喜著述,且精于正书,则祖武风流,顿还旧观。钱若水常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言出自二王,斯与阳冰得之。希声后授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