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批判《海瑞罢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批判《海瑞罢官》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上海会议期间,提出要学习海瑞的精神,要有海瑞批评皇帝的勇气,并且提出要找几个历史学家研究一下。在毛泽东号召下,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文,1961年又写成剧本《海瑞罢官》,在北京上演。江青在1962年7月就无中生有地认定《海瑞罢官》是影射庐山会议罢彭德怀的官,提出要进行批判,因毛泽东反对而未成。1964年,康生又就此事向毛泽东告发说,《海瑞罢官》与彭德怀有关。 1965年初,江青在上海与张春桥策划,由姚文元执笔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毛泽东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并且审阅了姚文元的文章。姚文元的文章,捕风捉影地将《海瑞罢官》剧本情节中的“退田”、“平冤狱”同所谓1961年的“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无限上纲地说“退田”、“平冤狱”就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焦点,指斥《海瑞罢官》是一株大毒草。由于中央书记处和北京市委采取慎重态度,毛泽东对此不满,认为北京市委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指令上海立即出单行本,向全国征订,同时,亲自打电话给周恩来,要求各报转载。 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对陈伯达等人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从而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有更为严重的政治色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