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濩 大濩周代“六舞”之一。简称《濩》。又作《大護》(《吕氏春秋·仲夏纪》)、《護》(墨子·三辩》)。传为商代乐舞,用以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吕氏春秋》载,汤“命伊尹作《大護》,歌《晨露》,备《九招》、《六列》,以见其善”。现存甲骨文中,有商王以《大濩》祭祀商汤的记载。周代用以祭祀始祖姜嫄(《墨子·三辩》、《周礼·春官·大司乐》注)。在“六舞”中属“武舞”。 ☚ 咸池 帗舞 ☛ ![]() ![]() ![]() ![]() 大濩湯樂。《周禮·春官·大司樂》: “以樂舞教國子, 舞雲門、大卷、 大咸、 大㲈、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注: “此周所存六代之樂,……大濩,湯樂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濩,户故友。” 大濩 021 大濩成汤的乐舞。在夏之前是禅让制,夏以后是子孙世袭,历经500年,夏桀无道成汤起而代之。成汤是明君,伊尹是贤相,反夏桀残暴而行仁政。伊尹制乐《大濩》宣扬成汤的仁爱之道。《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夏桀无道,暴虐万民,侵削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大濩》,歌《晨露》。修《九韶》、《六列》,以见其善。”这个舞蹈表达了成汤以善治天下的精神。《韩诗外传》:“汤作濩,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测隐而爱仁,闻其徵声使人乐善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敬而好礼。” ☚ 商代舞蹈 晨露 ☛ 大濩 大濩远古时期的一种乐舞,周六舞之一。传说夏桀无道,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之军前往讨伐,“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 ‘大濩’ 歌 ‘晨露’”,用以庆祝灭夏的胜利,“以见其善” (《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因成汤承衰而起,救护了万民,使天下人各得其所,故又称 “大护”。整个音乐宽厚温和,《韩诗外传》 曰: “汤作濩,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爱仁。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敬而好礼。” 一说 “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 (《尸子》 (辑本))。“祷于桑林之社,天油然作云云,沛然下雨,岁则大熟,天下欢洽,岁作桑林之乐,名曰 ‘大濩’。” ( 《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 商时大濩是一种祭祀氏族先祖的图腾舞蹈,属武舞。至周朝主要用于祭祀先妣。 ☚ 大夏 大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