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
汤:开水。 把开水舀起来,又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腾。比喻治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语本《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凔(chuàng),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凔:冷。)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扬汤止沸,不如绝其薪而沸止之速也。”《三国演义》第三回:“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也比喻情况危急,姑且用治标的办法缓和一下。《三国志·魏志·刘廙(yì)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又有❶ 【以汤止沸】。比喻无济于事,反而有害。《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❷ 【以汤沃(wò)沸】。 (沃:浇。)《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逾:更加。)❸ 【救火扬沸】。《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司马贞索隐:“言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 |